林双林: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关键是要减少不确定性——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日前在北京举行。会上多次就财政领域及相关政策进行部署,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怎么看待此次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财政政策的定调?如何理解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可能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财政政策;这在短期内会加快经济增长,但要注意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12月19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北大汇丰智库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林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GDP增长预期并不低的背景下,应该让经济自身产生发展的动力。在财政层面要解决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预期弱的问题,关键是要减少不确定性。

01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应控制财政赤字率

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向好,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7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全国税收收入增长11.9%。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所谓政策工具,在财政领域主要包括扩大赤字,降低税收,增加支出三个方面。林双林首先表示,积极财政政策很大程度上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财政政策,即我国财政赤字还会继续增加。“比如说,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如果实行下去的话,在短期内,确实会加快经济增长。但是赤字如果增加了,债务就会相应增加;如果不断提高债务率,对长期的经济发展一般来说是不利的。”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3.7%;2021年降至3.2%,2022年进一步降至2.8%。在国际上,《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将预算赤字的GDP占比警戒线定在3%。

“我国财政赤字率,在这几年来并不低。”林双林预测,今年的财政赤字率或将超过3%。“赤字率如果高过3%,债务在GDP比重就会增加。”

02

经济刺激宜适度

应降低企业负担

就在几天前,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4年)》预计,我国GDP在2023全年增长5.3%左右,高于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也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5.4%和4.6%。

在林双林看来,GDP增长5%以上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靠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并不需要给予经济过大的刺激,让经济自身产生发展的动力更好。

除了增加政府支出外,还有哪些手段可以在适度的范围内刺激经济,激发企业活力?林双林建议,可以适度降低企业所得税,减少企业负担。

根据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居民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在特定条件下适用税率为20%;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我国企业所得税率从百分之30以上下降到25%时,这一税率并不算高。”林双林分析指出,由于现在各国都在降低企业所得税率,25%的企业所得税率就显得不低了。他同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企业所得税在税收中的占比在2022年时达到26.2%,而增值税在总税收中的比重仅占29.2%。“降低企业所得税的话,可以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对企业也会有显著的好处。”

03

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是减少不确定性

会议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在林双林看来,“非经济性政策”是此次经济工作会议中的一个亮点。这其中,关系到对外政策和产权保护两个方面。

“在上一个十年,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也只有在和平的时期,人们才能安下心来生产和发展;如果和平和发展不是主旋律,风险和不确定性就会增大。”林双林说,在财政政策之外的对外政策上,我国还应该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当国际环境对我们有利了,经济发展就会加快,也有利于吸引外资,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在产权保护方面,林双林认为,应该进一步强调物权的平等保护,让企业能在中国安心投资。比如,在收入分配政策上合理处置第三次分配,因为制度化、强制性的第三次分配可能不利于企业投资。

“总的来说,宏观政策组合应用的目的,就是要减少不确定性。”林双林指出,当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愿意就会增加。“我们现在面临的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预期弱核心就是不确定性;因为风险大了,企业就不愿意投资,人们也不愿意消费,经济增长也会面临挑战。”

来源:封面新闻;记者:欧阳宏宇;编辑 : 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