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深港互为师,成就全球创新湾区

深圳“向南”,香港“向北”!随着深港联系日趋紧密,《香港商报》特别策划推出“深港双城计”系列融合报道,以深度访谈的方式,对话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内外各界精英和意见领袖,解画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背景下,深港“相向而行”、融合创新的广阔前景和未来。

日前,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北大汇丰智库主任海闻接受相关采访,并就“香港建设北部都会区”“香港再迎转型机遇”“深港互为师”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香港建设北部都会区释放了什么信号?

海闻教授表示,香港提出建设北部都会区,首先释放的是香港要进一步跟内地融入的信号,因为香港过往的主要中心区都是在维港两岸,现在想要建立一个新的中心区,把香港的很多创新企业和高等教育等业态放在更加靠近深圳的地方,这种地理位置的靠近本身也是一种信号,就是希望将来能够把香港的经济、教育、科研、金融更多地跟内地融合。

“ 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靠近,实际上确实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海闻教授强调说:

“ 这一点确实是香港回归以后的一个重要的转变,可能跟近几年的变化也有关系,至少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历让香港更加认同:香港的发展,跟中国内地的发展必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而且必须借助内地的这种经济发展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来推动香港的进一步转型和发展。同时我也认为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做法,因为香港在这块地区实际上还是属于待开发的地区,而且这块地方离深圳又很近,所以通过开发既更好地利用了资源,同时也更好地靠近了整个内地,跟深圳进一步融合。

优化产业改善民生

香港再迎转型机遇

毫无疑问,香港开发北部都市区这一具开创性的构想,无论是给香港还是深圳以及整个大湾区,都会带来不同于过往的机遇。

在海闻教授看来,这个机遇对于香港来说,首先是将获得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他表示,香港本身经济已经很发达了,但现在也到了一个新的转型期,除了发展原有的金融、法律这些现代服务业之外,香港也想要发挥自身在科技方面的优势和力量,需要有一块新的地方来发展新的产业。北部都会区将会给香港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空间,也将为香港转型提供一个新的机遇。而由于这个空间离深圳很近,在这里发展创新产业,也有利于更好地加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

深港互为师

成就全球创新湾区

多年来,深圳一直是向香港学习的模范生,到今天,深圳的GDP已经超过香港,在这种情况下,深圳还可以向香港学习什么?

海闻教授表示,虽然深圳 GDP已经超过了香港,但是深圳向香港学习的空间还有很多,比方说香港的法制。对一个社会来说,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创新创业成果包括个人奋斗成果的保护,都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深圳还要进一步向香港学习法制建设。

此外,香港的国际视野也值得深圳学习。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香港跟国际社会的交往频繁,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在香港都设有办事机构,这一点也表明了香港较高的国际化程度,而深圳在这个方面其实还有相当的差距。

“ 我们要思考怎么能够像香港一样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都市,不仅仅是有人愿意来,还要有人来创业,甚至有人愿意来长期居住,在国际化方面,深圳还应该很好地向香港学习。

海闻教授亦指出,香港作为有百年发展历史的国际化大都市,在控制金融风险方面,特别是在金融创新的同时保持对金融风险的管控这些方面,仍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深圳学习。

在深圳崛起的过程中,开放包容的心态、敢闯敢试的精神,以及创新科技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展动能,这给贫富差距加大,饱受产业空心化困扰,经济过度依赖于金融、地产的香港,带来什么启示?

海闻教授指出,深圳也有很多地方是值得香港学习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深圳就不怕犯错,这一点可能是香港企业的弱项,也是需要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 深圳最大的特点是勇于创新试错,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敢于去探索一些未知的领域,这一点我认为应该值得香港的企业家去学习,就是更好地创新,做一些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方面香港应该向深圳的企业学习。

海闻教授补充说:

“ 还有一点,我认为香港的企业家也要有一个大格局,就是说在发展当中不应该仅仅想到香港的发展,要把香港融入到整个中国的大环境下来考虑,这也可以让香港的企业家有一种更大的格局来制定企业或者公司的发展战略,这也是深圳另外一个值得香港学习的长项。

来源:香港商报 策划、撰文:李颖

摄像、剪辑:谢烨挺

编辑:木南

排版: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