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围绕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的构建,有这样的要求——围绕重庆主城和成都培育现代化都市圈,促进双圈互动两翼协同,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布局“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全域发展”等。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任颋认为“这是城市化发展新阶段的布局”,并且是“大趋势”。他进一步阐释,随着重庆和成都双核的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必然更强调成渝对周边城市的共同带动引领,以及成渝的协同一体,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化的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是关键。
围绕成渝地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目标,任颋从连通基础设施和完善市场机制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圈内城市定位没有高低之分 关键要根据不同功能合理配置资源
根据任颋对成渝地区的观察,他认为基础设施的连通首要是铺设交通路网。他列举了珠三角地区珠江两岸的城市案例,“随着近年桥梁的增加,两岸连通加快,深圳、珠海等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定位在整个区域内都更加明晰。随着交通连通的便捷,在珠江入海口区域形成了一个“环湾紧凑圈层”,将逐渐成为整个大湾区的中心。”
川观智库注意到,在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建设过程中,畅通成渝两地,以及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往来重点工作已在做。如成都都市圈的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实现了公共交通“一卡通”互通互惠,成眉、成德间先后开通运营了6条跨市公交线路,去年四市还累计打通了5条城际断头路。
然而,也有质疑和担忧随着都市圈内城市交通互联互通而冒出,有声音发问:交通越来越便捷,周边城市的资源岂不更容易被中心城市“虹吸”?
不过任颋不这么看。“珠江西岸城市也曾担心会被东岸的深圳‘虹吸’,但实际没有,他们反而吸引了比以前更多的资源在西岸配置。”为什么交通便捷并没有催化“虹吸”?任颋回答说,“外围区域有居住和营商成本低,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以前因为交通不便捷的原因,没有凸显出来。”任颋进一步分析,这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过度的资源集聚带来了超大中心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居住和营商成本高企、外来人口融入困难等“大城市病”,一旦有完善的交通路网“加持”,再加上更多基础设施连通,资源分散至外围就更容易,“溢出”效应会逐渐平衡甚至大于“虹吸”效应。
他提到近几十年来以北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都市-区域”(City-Region)结构,“这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打破了原来资源过度集聚在中心城市的弊端,将部分核心资源分散到围绕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带,同时也带动人居的相对分散。这一城市化结构的成立条件也在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的完善,有技术和金融的支撑。”
总结全球经验,任颋再次强调,“围绕超大型和大型中心城市形成的都市圈是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形态,但超大中心城市一是不宜多,二是不宜过度聚集。”
对照成渝地区的发展,他认为现在正是完善交通路网,提升连通性的好时机。首先有经济实力建设道路、发展交通,做好“传统基建”,也有技术条件发展数字通信等“新基建”。其次,《规划纲要》中“协同发展”的诸多要求正在培育一种重要的意识——淡化都市圈内城市的主次,更加强调资源的合理配置。
任颋向川观智库表示,这对都市圈内的每个城市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思想准备,“城市定位只有差异性,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处在不同‘圈’层的位置,关键把各自的功能发挥出来。就像人的四肢,你不能说手就比腿更重要。应该鼻子眼睛各安其位,形成缺一不可的整体。”
处理好竞争和共享的关系 杜绝圈内城市各自追求大而全
针对《规划纲要》专门用一节内容,对“促进双圈互动两翼协同”提出要求,任颋认为是紧扣实际需求,解决发展同质的问题,防止核心城市背向发展。
他指出,同质化的问题可以从产业发展和消费领域两个维度去看。其中,产业同质化的主要根源在于市场机制发育不足。任颋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格局的构建,要处理好“竞争”和“共享”两个关系。具体来说,竞争是指市场的竞争,“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和区域间的分布,主要应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差异化和相互间的协同。”共享是指行政体系间的沟通协调,通过破除行政壁垒,衔接公共服务,畅通人员流动等,杜绝区域内的城市各自追求“大而全”。
“政府应当发挥更强的沟通和协调作用,提供适宜的政策和环境。”在他看来,《规划纲要》已经提供了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机制,具体到成渝地区的落实行动上,则要结合城市的功能定位和资源条件来配置。“外围城市更多的应该发挥在供应链上的配套作用,而中心城市则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比如企业的运营总部、核心研发部门配置在中心城市,而将关键环节的配套设置在次级城市。”任颋说:“我们现在强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是要将在关键配套环节有着突出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配置在核心城市的外围圈层,发挥这些城市宜居宜业的功能和条件。”他提醒外围城市要提供充足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资助等,促进这类企业集聚和成长。
另外,任颋建议政府要积极搭建生产生活要素流通的平台,强调公共服务的共享和均等化,包括社保、医保、教育等,在人员流动上打破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实行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继续教育认定、外籍人士工作许可等互认互准制度。
针对消费领域,任颋也提供了协同发展的参考建议。“过去你看到城市消费是带有同质性的,不管哪个城市,都想追求‘全’。然而都市圈的发展,意味着各个城市是一个组合,并且可以成为具有各自风格的组合。”鉴于此,他认为都市圈内的城市一定要把各自特有的东西发挥出来,“比如五星级的大酒店、超大型的游乐园适合在中心城市,而外围城市是不是可以利用生态资源,做特色乡村酒店呢?”
结合对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设想,可以更进一步确认消费市场差异化发展的前景。“借助于便捷通勤,作为消费个体的活动空间一定是会扩大的。你可以通过快速的轨道交通、自驾等方式,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追求当地的特色消费。”
【圈外话】 都市圈内城市建设可以“见贤思齐”
为成渝地区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支招时,任颋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大抵可以类比于城市建设领域的“见贤思齐”。
怎么来理解?他说,都市圈的建设是区域内的城市把大家共享的空间拿出来,确定这个地方应该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定位,这个定位可以成为“标准”——都市圈的建设标准。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有了标准之后,对圈里的城市来说,就应当按照这个整体的建设标准考虑各自在圈里的位置。“同是一个都市圈的城市,要形成生产生活的一体化,就用各圈层的标准,抛开行政级别,打破行政边界”。
而这个都市圈建设标准一定是“高要求”“高标准”的,每座城市得有一种进入了“尖子班”的意识,然后做到严要求,向身边优秀之辈看齐,努力靠近。
任颋还提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参考”,说到:“东岸的深圳南山、宝安什么标准,西岸的珠海、中山也按照这个标准。参考的是一个圈层的标准,不是说深圳是副省级中心城市,珠海、中山是地级市,所以就要比‘低’。”
来源:川观新闻
记者:李媛莉、熊筱伟
排版: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