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蛟:把握RCEP机遇,中国仍应将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
发布时间:2020-12-26 17:32:00

编者按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史蛟教授12月25日在深圳商报“北大汇丰专家说”栏目中指出:RCEP对中国进一步推动全球化意义重大。RCEP给中国带来了新伙伴日本,其先进的工业生产设备制造业或能为中国制造业瓶颈带来突破。RCEP的不足在于,RCEP区域只是海上丝路的主要生产中心,缺乏最终市场与消费能力,以及上游关键性的技术与部件。这个不足可以通过“一带”连接欧洲国家来弥补。但亚欧大陆诸国在意识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仍应将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求同存异,在经济交换中追求共同利益。

 


史蛟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宏观经济学、外商直接投资、宏观经济学。

 

RCEP圈的经济版图

在全球化屡屡遭遇逆流的今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贸协议的签署是自由的世界贸易体系的闪光点。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区,RCEP区域的人口与经济规模都占到世界的30%,与欧盟、美国经济圈分庭抗礼。而中国是RCEP成员国贸易网络的枢纽

 

乍看之下,RCEP这个群的成员之间真是天差地远。论经济规模,最大的中国GDP是最小的文莱的1200倍。论人均GDP,最富裕的成员新加坡是最贫穷的柬埔寨的45倍。15个成员国说着13种不同的语言。大家的共同联系,似乎就剩下地理上的相近。

 

然而,恰恰是地理的相近与发展程度的差异,决定了RCEP圈的经济版图。RCEP成员国各自的“专长”互补。以商品出口来看,中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与菲律宾的最大出口品类都是电子与机械产品。各国术业有专攻,比如韩国专研半导体芯片、泰国擅长硬盘生产,一同串起了全球供应链的关键性中段。越南与柬埔寨最大的出口品类是纺织品与衣物。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工资更低的东南亚国家承接了大量从中国转移的产业,除了上述两国,缅甸、老挝也紧跟其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是非典型成员,拥有地广人稀的优越禀赋,家里不是有田就是有矿,是群里的原材料与农产品供应者。

 

日本或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机遇

日本值得单独一说。在RCEP之前,中国已经与RCEP群里除了日本之外的所有国家签署了双边贸易协议,只有日本真正算是RCEP给中国带来的新伙伴。日本的最大出口品类是汽车,丰田与本田,人们耳熟能详。但大家比较不熟悉、却对工业生产至关重要的,是日本还有非常先进的工业生产设备制造业。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占据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份额,独占行业鳌头

 

先进生产设备对中国很重要。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人工成本还将继续上涨。那么国内的制造业何以为继?有两条出路。其一是南迁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与本土足够接近,又处在同一自贸区,依然可以与国内的产业链紧密结合在一起。但中国经济的体量实在太大,东南亚国家只能小范围分流。如果西迁印度乃至非洲,又会破坏区域供应链的完整性与集群效应。所以更好的出路是机械化,用机器人代替生产线上重复性的劳作。当前中国已经是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在未来,需求还会进一步上涨。

 

RCEP与“一带一路”

许多人指出RCEP是对反全球化逆流的一次回击,但实际上,RCEP的孕育比中美贸易战更早。第一轮RCEP谈判在2013年展开,那正是“一带一路”倡议诞生的年份。RCEP对中国的意义,也要放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中来说明。

 

RCEP区域只是“一带一路”宏图的一部分,但它很重要,它是海上丝路的主要生产中心。RCEP国家紧密联系,保证亚洲供应链的完整,保持亚洲在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地位。其成员国有原材料、有生产物资、有上下游的伙伴,仿佛是五脏俱全。但是细看来,它还有两个重大不足。一是缺乏与这个超级工厂的产能匹配的最终市场和消费能力,二是在今天高度分工的产业链上,RCEP国家还缺乏上游许多关键性的技术与部件。

 

RCEP区域的不足,可以通过“一带”连接欧洲国家来弥补。欧洲供给的先进生产设备和中间产品与美国的优势产业有许多重合,可以对冲中美摩擦的风险。欧洲的消费品市场还可以消化RCEP地区的产能。同时,欧洲也对中国市场有需求。相对美国,欧洲国家对中国的立场相对友好,毕竟,没有哪一个欧洲国家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失去它的超级大国地位。

 

中国并不是一带一路的中心,仅仅是它东方的一角。一带一路的中心毋宁说是亚欧大陆,目标是要形成大亚欧经济圈。在地理上,亚欧是全球最大的大陆,这里的93个国家拥有全世界70%的人口。在经济分量上,亚欧大陆呈现哑铃的形状,两头重而中部轻。虽然沙漠与高山在漫长的历史中阻碍了人们与货物的流动,但今日的陆地运输技术已经可以克服这些地理障碍。相比海运,连接中欧的列车将运输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因此,只要有实物流通性质的商品贸易依然是国际贸易的主流,那么亚欧地区才是天然的大市场、大循环,非洲与澳洲是亚欧经济圈必然的延伸。目前,东盟与中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中国也成为了欧盟的头号贸易伙伴。只要中国能够团结这些可以团结的国家,美国希望孤立中国的计划就会落空。相对美国,欧洲国家对中国的立场相对友好,毕竟,没有哪一个欧洲国家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失去它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中国要将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

实事求是地说,前文中对建立“亚欧经济共同体”的期望是十分乐观的。我们仅仅讨论了地理与经济上的有利因素,却没有谈到亚欧大陆诸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中国要做的,就是要继续将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求同存异,在经济交换中追求共同利益,在今天的变局中尤为重要。

 

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在长期的变迁中,经济基础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论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中国将继续推进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以务实而互惠的态度与RCEP与亚欧大陆的其他国家紧密联系,用行动来讲述无声却最有力的“中国故事”。

 

来源:深圳商报2020年12月25日第A03版

本篇编辑:吴佳璇